课题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碳氧化物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。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,这使得它们的性质非常不同。 1、二氧化碳 一、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易溶于水。正常情况下,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,增加压力会溶解更多。苏打水等碳酸饮料的生产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特性。 二氧化碳溶解在水的过程中,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? 在某些条件下,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变成液体或固体。固体二氧化碳被称为“干冰”。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量,因此可作为制冷剂,广泛用于食品冷藏运输、医用血液制品储运等。如果飞机在空中撒干冰云层中,空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干冰的升华吸热而迅速凝结成水滴,开始下雨了。这就是干冰被用于人工降雨的奥秘。 二、二氧化碳对生命和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,但二氧化碳不能用于呼吸。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水平时,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。因此,在人多的地方要注意通风。 然而,近几十年来,一方面,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,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也越来越多;然而,由于自然灾害和人类砍伐森林等多种因素,森林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正在不断减少。其结果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,导致温室效应加剧,全球变暖。全球变暖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。例如,全球变暖可能导致两极冰川融化,海平面上升,部分沿海城市被淹没;土地荒漠化和农业生产减少;增加暴雨和洪水等灾难性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;影响自然生态系统,生物多样性的变化; ETC。 “人类只有一个地球!”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。 首先,世界各国应制定旨在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政府和国际法规,签署国际公约(如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、《京都议定书》、《哥本哈根协定》等),并严格执行。 . 其次,可采取以下措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:减少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,多使用太阳能、风能、地热能等清洁能源;促进节能产品和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推广,增加能源消耗。生产效率和使用效率;大力植树造林,严禁乱砍滥伐;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;等等。 最后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个人应该传播“低碳”的理念(所谓“低碳”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),提倡“低碳”生活。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,从点滴做起,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,为保护地球尽一份力。 2.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,不溶于水。一氧化碳燃烧时能燃烧并放出大量热量,火焰呈蓝色。 煤炉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一氧化碳在燃烧。 — 二氧化碳是许多气体燃料(例如水煤气)的主要成分。 二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,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,造成机体缺氧,严重时可危及生命。一氧化碳有毒!人在一氧化碳浓度达0.02%的空气中停留2~3小时,就会出现中毒症状。因此,冬季使用煤火取暖时,一定要安装烟囱,并注意室内通风,防止一氧化碳中毒。 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,轻者应多呼吸新鲜空气,重者送医院治疗。 学完这个课题你应该知道 1、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助燃;二氧化碳与水反应。 2、二氧化碳能使清澈的石灰水变浑浊,此反应可用于检测二氧化碳。 3、一氧化碳易燃、还原性、有毒。 4.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。人类应采取积极措施,防止温室应进一步增强 |
GMT+8, 2025-4-4 09:53 , Processed in 0.049719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