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,许多重大的化学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。 你可能会惊讶地说,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古代炼金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。炼金术士想通过炼金术获得长生不老药,炼金术士试图用“贤者之石”将普通金属变成金银。他们发明了许多实验设备和一些分离物质的方法,如过滤、蒸煮等。同时,他们也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,为化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。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。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、记录和分析,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,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,获得新的化学知识。 让我们一起在实验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。 1、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索 蜡烛由石蜡和棉芯制成。使用除味觉以外的所有感官,尽可能多地观察蜡烛点亮前、燃烧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。您可以按照以下建议的步骤进行实验观察,也可以增加或更改一些实验观察内容。 (1)点燃前,观察蜡烛的颜色、状态、形状、硬度,闻气味等。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,放入水中,观察是否溶于水,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到水底,判断石蜡的密度与水相比是小还是大。 (2)点燃蜡烛,仔细观察燃烧的蜡烛。蜡烛燃烧时会发生什么?火焰有几层?哪一层最亮?哪一层最黑? 取一根火柴,握住一头迅速平伸入火焰中,约1秒后取出,猜猜火焰中哪部分温度最高,哪部分温度最低。 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,依次置于火焰上,仔细观察烧杯壁的变化。猜猜蜡烛燃烧时会形成什么物质。 (3) 熄灭蜡烛,观察蜡烛熄灭后发生的情况。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冒出的白烟,蜡烛还能再燃吗?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: (1)关注物质的性质。例如石蜡的物理性质,如颜色、状态、气味、硬度、密度、熔点等;石蜡是否能燃烧,燃烧产物是否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化学性质。 (2)注意事物的变化。例如石蜡受热熔化等物理变化;燃烧过程中的发光和放热等现象,以及二氧化碳和水的形成等化学变化。 (3)着重材料变化的过程和结果的解释与讨论。系统地、细致地观察和描述物质变化前、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,而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种性质或变化,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。 2、人体吸入和呼出的空气研究 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空气有什么区别 以下信息可作为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时的参考;我们还可以通过查询相关资料,获得更多的信息,并通过实验验证,得出正确的结论。 (1)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液体。在下面的实验中,白色混浊物越多,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越多。 (2)氧气可以用火花重新点燃木棍,木棍燃烧得越多,氧气就越多。 (3)二氧化碳可以熄灭燃烧的木棍。 (4)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,还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。 在实验中,我们主要观察氧气、二氧化碳、 水蒸气含量的变化。 第一步:取两个空的空气采集瓶,用玻璃片盖住瓶口,采集两瓶空气样本。 第二步:另取两个集气瓶分别装满水,图i_i3空气样 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,然后将玻璃片推到 将瓶口完全盖住,将装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扣在sinko中,小心地将饮水管插入集气瓶中,慢慢向集气瓶内吹气,直到集气瓶子里充满了呼出的气体。立即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,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台上。以同样的方式收集另一瓶呼出的气。 第三步: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,观察并记录现象。 第四步:在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样品中加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,摇匀,观察并记录现象。 第五步:取两片干燥的玻璃或镜片,对着其中一片呼吸,比较观察两片玻璃或镜片上出现的现象。 通过以上实验,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、氧气和水蒸气的含量,你能初步得出什么结论呢? 学完这个课题,你应该知道 1.从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。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进行探究,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。 2.进行化学探究活动时,在教师的指导下,明确问题和探究的目的,注意物质的性质和变化,以及物质变化前、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应认真观察,如实记录,并进行比较分析,以得出可靠的结论,最后认真填写报告。
|
GMT+8, 2025-4-8 05:56 , Processed in 0.061712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