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大小、长短。上面左图中的帽檐直径AB与帽子高度CD哪个较长?右图中,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较大?先看看,再用尺信。我们的视觉总是可靠的吗? 在生活、生产和科学研究中.经常要比较距离的远近、时间的长短、温度的高低……人们常常用白己的眼睛、耳朵、鼻子等感觉器官去感知外界的情况,但是,仅凭感觉去判断.不一定正确,更谈不上准确。 为了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,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点,人们发明了许多仪器和工具,这些仪器和工具帮助我们进行准确的测量。尺、钟表、温度计等,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或工具。 长度的单位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。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我们在小学已经学过的米(metre)。物理量的单位都有国际通用的符号,国际单位制中,米的符号是m。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.5m,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.75m。 比米大的单位右千米(km)。比米小的单位右分米(dm)、厘米(cm)、毫米(mm)、微米(μm)、纳米(nm)等。它们同米的关系是 1km=1000m=103m 1dm=0.1m=10-1m 1cm=0.01m=10-2m 1mm=0.001m=10-3m 1μm=0.000001m=10-6m 1nm=0.000000001m=10-9m 时间的测量 像长度一样.时间也是我们经常要测量的量。测量时间也要先规定它的单位.很久以前人类就以地球自转一周的时冋作为时间单位,称做一天。 在国际单位制中,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,符号是s。时间单位还有小时、分等,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h=60min 1min=60s 在现代生活中,我们通常使用钟、表来测量时间;在运动场和实验室,经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人们还制造出了更精确的计时仪器。如铯原子钟。 误差 在测量长度、时间以及其他物理量时,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,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冇差别、这就是误差n我们不能消除误差,但应尽量减小误差。多次测量求平均值、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、改进测量方法,都可以减小误差?但不能消除误差, 误差不是错误。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、读数时粗心造成的,是不该发生的,是能够避免的。 国际单位制 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,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。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(unit)。长期以来,世界上不同地区(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代)选定的测量标准各不相同。例如,测量长度吋,我国过去采用的单位是“尺”(出代的“尺”与现代的“又"也不一样),一些欧洲、美洲国家采用的单位是“英尺”。这样,同一物体的长度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,国际交流就会很不方便。 人们逐渐认识到,确定测量标准时,应当选取自然界屮比较稳定、世界各国都能接受的事物为标准。鉴于这种认识,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単位,叫国际单位制(InternationalSystemofUnits,简称SI)。推荐各国使用。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国际単位制。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也是以国际单位制度为基础的。 在SI从本单位中,长度的单位是米,时间的単位是秒。国际単位制还规定了其他的物理量的单位,我们将在以后陆续学习。 |
GMT+8, 2025-4-4 09:37 , Processed in 0.048958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