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。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岀现于印度河流域。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,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,入阿拉伯海,水量丰沛。在那里发现的哈拉巴和摩亨佐•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,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一前18世纪。这些文明一度繁荣,
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而长期不为人所知。
公元前1500年左右,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。他们自称雅利安人,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,从事农业生产,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。 孔雀王朝(公元前324—前187)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。除半岛最南端外,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。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,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,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、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。
森严的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,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,史称“种姓制度”。在这一制度中,最高等级是婆罗门,掌管祭祀;第二等级是刹帝利,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;第三等级是吠舍,从事农业、畜牧业和商业;第四等级是首陀罗,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,从事农业、畜牧业、捕
鱼业和手工业,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。在这四个等级之外, 还有最卑贱的“不可接触者”——贱民,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。 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,世代相袭。低等级的 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,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。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。创始人乔达摩•悉达多, 后来被称为“释迦牟尼”,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的王子。据说,他29岁出家修行,35岁创立佛教,而后传 教40余年,终年80岁。 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,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, 因而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。佛教提出“众生平等”, 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,教义通俗易懂,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,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。 公元前3世纪后,佛教开始向外传播。公元前1世纪,
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,再传入内地。后又传到朝鲜、 日本和越南等国。佛教往南经锡兰,传到东南亚的缅甸、 泰国、柬埔寨等国。
|
GMT+8, 2024-11-1 16:31 , Processed in 0.039938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