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初高教育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小初高教育 初中 初一 7年级下·历史(汉) 查看内容

第14课 明朝的统治

2022-5-20 08:00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26| 评论: 0

摘要: ·

明朝的建立

元朝末年,政治十分腐败,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,导致社会动荡,民不聊生。1351年,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,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,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。其中,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,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,然后向北进军。 1368年,朱元璋称帝,建立明朝,定都应天府, 他就是明太祖。随后,明军攻占元大都,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。

 

朱元璋强化皇权

朱元璋认为,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。为了巩固统治,他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,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,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,以强化皇权。

在地方,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,设立“三司”,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,互不统属,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。朱元璋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, 驻守各地,监控地方,巩固皇室。

在中央,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,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,提升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的职权,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。

为分散兵权,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、左、右、前、后五军都督府,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,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。

为监视官民,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,掌管侍卫、缉捕、刑狱诸事,保护皇帝,镇压官民。后来,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。这两个机构合称“厂卫”,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。

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,既互不统属,又互相牵制,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,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,君主专制大为加强。在实现大权独揽之后,朱元璋以明朝祖宗的身份立下“祖制”,明确规定子子孙孙不得改变他的做法。

科举考试的变化

明朝提倡尊孔崇儒。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“四书” “五经”;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,必须是以朱熹的 《四书集注》为标准,不得自己随意发挥。 否则,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,即使文章做的再好,也不可能录取。

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、段落划分,都有严格的规定,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,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,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,因此称为“八股文”。八股文内容空疏,形式呆板,又脱离实际,禁锢思想。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,只有死读“四书”“五经”,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。

 

经济的发展

明朝时,农业、手工业和商业,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。 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、甘薯、马铃薯、 花生和向日葵等。

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,南北方都涌现岀一批棉纺织业基地。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。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,所产的青花瓷器,造型多样,花纹优美,畅销海内外。

明朝的商品经济,也相当活跃。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,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。许多富人携带重金, 积极从事商贸活动,出现了有名的商帮,如山西的晋商、安徽的徽商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小初高教育

GMT+8, 2024-11-24 02:02 , Processed in 0.071595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