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后,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,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,扩大侵略权益。英、法两国在俄、美两国的支持下,分别以“亚罗号事件”
和“马神甫事件”为借口,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
鸦片战争。 1856年10月,英军炮轰广州,挑起战争。次年,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,攻陷广州。1858年,英法联军北上, 攻陷大沽炮台,逼近天津。清政府被迫与俄、美、英、法
四国分别签订了《天津条约》。通过这些条约,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,增开汉口、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,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。随后,清政府在与英、法、美 签订的《通商章程善后条约》中,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。 火烧圆明园与《北京条约》的签订 《天津条约》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。i860年,英、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,再次出兵占领天津,进逼北京。咸丰帝让他的弟弟奕近担任议和大臣,留守北京,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。10月初,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——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,之后又放火烧毁。 随后,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,控制北京城,并扬言要直捣皇宫。奕近被迫与俄、英、法、美交换了《天津条约》 批准书,并签订了中英、中法《北京条约》。在条约中,清政府除承认《天津条约》继续有效外,又增开天津为商埠,
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,赔款额也大幅增加。 |
GMT+8, 2025-4-4 10:14 , Processed in 0.057233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